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87/R

邮发代号: 8-12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年第14期文章
  •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诊疗规律系统综述

    [主要目的]分析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诊疗规律.[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案室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肌炎住院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③诊断分型:湿热痹阻、热毒入络、脾胃虚弱、气血亏虚.④评价指标:临床症状、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肌......

    作者:谢志忠;汲泓 刊期: 2013- 14

  • 针药结合神灯照射治愈舌咽神经痛1例

    报告1例针药结合神灯照射治疗舌咽神经痛.取风池、合谷、人迎、廉泉、列缺、照海、上关、颊车、支沟、颈部阿是穴,0.25mm×40mm毫针针刺,强刺激,留针30min,1次ad,结合神灯照射;配合芪血通络片治疗,疼痛大为缓解,脉象由弦紧转为和缓,舌质淡,苔白,睡眠、饮食基本恢复正常;续针1个疗程,原方加悬钟、三阴交、太冲,睡眠、饮食完全正常,偶有咳嗽时咽部微痛.停针观察,一切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操......

    作者:董学平;李文金 刊期: 2013- 14

  • 解毒胶囊治愈未婚乳腺增生1例报告

    报告连续使用解毒胶囊(蒲公英、败酱草、鳖甲、双花、连翘等)9个月治愈未婚乳腺增生1例.......

    作者:谷丽艳;樊延宏;慕杨娜;张立德 刊期: 2013- 14

  • 李珣《海药本草》与伊斯兰文化对中医药学影响

    唐末五代时在民族医药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书籍首推李珣《海药本草经》,它补充了《神农本草》《名医别录》《唐本草》《食疗本草》《本草拾遗》等不足,纠正了前著的一些错记,是重要的医学基础与典籍.李珣的穆斯林背景、唐朝开放政策、中国与穆斯林文化习俗共同点等是促成《海药本草》的根基,从而促使大批香药从阿拉伯地域传入,不仅为中医药物学增添了许多新品种,药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扩充了方剂的内容,丰富了中医急救方术.以芳......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 14

  • 《伤寒论》水液病治疗理法方药

    《伤寒论》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构建六经辨证体系,将水液病治疗归纳为宣肺发汗、温阳化水、滋阴润燥、泻下逐水、消痞散结、化气利水、和解少阳、清热利湿、涌吐祛邪等,涉及汗、吐、下、和、清、温、消、补等八法,明确代表方剂与常用药物.......

    作者:陈凤春;谷峰 刊期: 2013- 14

  • 古典医籍治疗婴儿湿疹外用药

    婴儿湿疹可追溯到隋代《诸病源候论》“乳癣”的描写,至清代已对婴儿湿疮的病因病机治疗以及禁忌有了的详细论述.“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爆,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多系怀孕时过食辛辣炙煿,遗热于儿.外治湿性用收敛之粉剂为主,干型用润肤之膏剂油剂为主.也需要精心护理:忌用水洗,如痂皮较厚,可先用麻油湿润,然后轻轻谐结痂;乳母忌食辛辣发物.......

    作者:杨燕婷;关晓红 刊期: 2013- 14

  • 胸痹病因病机历史沿革

    胸痹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早见于《灵枢·本脏》篇,又称“心痛”、“心痹”,病因病机乃寒邪侵袭、热邪犯心、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痰瘀阻滞、他脏病变及心;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胸痹辩证论治,提出胸痹纲脉:“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次明确指出瘀血可致胸膈满痛(即胸痹),“胸中瘀血......

    作者:林博;张明雪 刊期: 20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