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87/R

邮发代号: 8-12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简况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属“骨痹”范畴,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一般发生在脑卒中后2~7d,为不可逆转性损伤;单一疗法效果有限,需要掌握时机,合理运用针灸、艾灸、电针、推拿,结合西医康复疗法,多层次,全方面综合疗法.......

    作者:李丰;殷晓莉 刊期: 2015- 01

  • 毒邪致病理论与痛风病因病机

    毒邪一指病因,二指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三指病证,四指病性,五指药物或药物的毒性或峻烈之性,病因之毒常被称为“毒邪”,即“邪之甚者则为毒”;包括外受毒邪、内生毒邪.痛风病因病机为外感毒邪、内生毒邪、外邪引动内伏之毒等.痛风病变之初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盛或后天调摄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湿热浊毒内生.继则每因复感外邪侵扰而诱发内生伏毒,毒邪流注血脉、骨节、经络乃可发病.病久入络而致瘀毒,终因湿热瘀毒互......

    作者:张露 刊期: 2015- 01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概况

    糖尿病肾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为结节性肾小球硬化,中医可定名为“消渴病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伤太过、肾元亏虚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关乎心、肝、胃、三焦等脏器.临床益气养阴活血法为基本大法治疗疗效明显,实验研究表明益气养阴活血法并不是通过单一途径发挥疗效,而是通过多方面、多靶点、多途径综合作用于多个病理环节,从整体上改善和保护肾功能.目前对益气养阴活血......

    作者:蔡然 刊期: 2015- 01

  • 陈莹补肾填精治疗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陈莹教授认为女性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全在于肾气盛衰,肾的阴阳平和又离不开脾胃健运、肝气调达、经络通畅,治疗过程中当审症求因、审因辨证,以补肾填精之法为基础,兼顾他脏,顺应并推动月经周期的自然变化,天癸充盛则月经自然按时来潮,阴阳相合而能摄精成孕.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劳伤或外邪内袭等影响肾脏、天癸、冲任、胞宫,导致月经提前闭止,发生卵巢早衰;提出“补肾填精为基本治法,兼顾健脾、柔肝及活血化瘀”的独......

    作者:杨蓉;陈莹 刊期: 2015- 01

  • 李可“肾四味”味重量轻取代重剂补肾

    “肾四味”出自《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余常用之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水补骨脂,仙灵脾;四药入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上四味合盐巴戟肉、盐杜仲、骨碎补、川断、仙茅、沙苑子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变、更年期综合症等,随症选用,疗效满意”.枸杞子,菟丝子性平,补骨脂、淫羊藿性......

    作者:李健 刊期: 2015- 01

  • 李德新健脾化湿治疗泄泻

    李德新教授认为泄泻病位在脾胃和大小肠,脾虚湿盛常是发病关键;以健脾化湿为基本疗法,从脾与各脏关系着手,重在补脾以治泄泻,益气利湿、行气导滞、滋补收涩并施,疏肝、理气、升阳并用,调畅气机兼滋阴活血益肾,收到极佳疗效.......

    作者:刘昱杉 刊期: 2015- 01

  • 宋铁玎清热解毒、化痰平喘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

    宋铁玎教授认为小儿病毒性肺炎病机以痰雍肺闭,宣肃失司为主,发病多因正气不足,外卫不固,感受外邪而发.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主,兼顾滋阴护阴.......

    作者:邓芳 刊期: 2015- 01

  • 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补肺汤(党参15g,生黄芪30g,熟地15g,生甘草6g,桑白皮10g,五味子6g,紫菀炙12g,桔梗、麦冬各10g,丹参、焦山楂、神曲、百台各15g,百部3铅)补益肺肾,化痰定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显著.......

    作者:于河安 刊期: 2015- 01

  • 寿胎丸治疗肾虚血热胎漏、胎动不安

    胎漏、胎动不安为胎元不固、冲任损伤、肾虚血热.治以补肾健脾,清热固冲安胎,寿胎丸:菟丝子30g,杜仲15g,川断30g,桑寄生、阿胶各10g,黄芪炙30g,白术炒、白芍各15g,生地12g,山药15g,黄芩12g,苎麻根30g,莲房炭12g,枸杞15g,香附12g,7剂.研究发现寿胎丸可有效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保证子宫安静,增加垂体一卵巢促黄体大量生成,促进子宫生长发育;菟丝子增强性活力,主要因为......

    作者:王新 刊期: 2015- 01

  • 中医方剂内在规律探究

    方剂组成不是药物堆砌,也不是将药效相加,而是根据病情需要,在辨证立法基础上,按照一定组织原则,选择适当药物组合.构成方剂的药物组分包括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它概括了方剂的结构和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方剂学是系统性知识体系,配伍规律是其灵魂,借助数学方法对内在规律和方剂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中医发展和规范化及指导临床应用及中医现代化进程发展有重要意义.中医方剂各药物间存在量效关系、药效关系、证效......

    作者:孟珊珊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