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87/R

邮发代号: 8-12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76例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原发病及心功能等级关系系统综述

    [背景]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原发病及心功能等级关系密切.[目的]分析76例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原发病及心功能等级.[资料来源]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7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符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知情同意,......

    作者:肖玉霞 刊期: 2016- 04

  • 脾肾气虚兼湿浊血瘀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主要目的]分析脾肾气虚兼湿浊血瘀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危险因素.[资料来源]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脾肾气虚兼湿浊血瘀型CRF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资料较完整.②研究对象:a.原有CRF(肾功能失代偿期,SCr:178-442μmol/L);b.短期血肌酐(SCr)升高50%和(或)肌酐清除率(CCr)下降15%.③评价指标:......

    作者:郭慧静;赵刚 刊期: 2016- 04

  • 85例肺癌综合治疗祛邪、扶正、对症中药饮片应用系统综述

    [目的]研究肺癌综合治疗祛邪、扶正、对症中药饮片应用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包括病房和殷东风教授门诊)的85例肺癌患者病历,记录年龄、性别、病理类型、PS评分、带瘤状态、综合治疗情况、中药饮片应用等,分为三组:PS0~2分无瘤患者/有瘤患者、PS3~4分有瘤患者.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和多......

    作者:高丽娟;殷东风;高宏;朱颖 刊期: 2016- 04

  • 仲景健脾利湿论治黄疸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黄疸篇》中首立“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之论,与《伤寒论》里:“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观点彼此呼应,共同阐释了黄疸的核心病机为脾湿瘀热,首先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说,奠定了健脾利湿的基本原则.仲景以脏腑为着眼,以湿瘀为中心,以健脾利湿为根基,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共筑黄疸治疗框架,治疗以脾胃为中心,而并非肝胆.随着西医学的引入,人们对黄疸的病机认识逐渐由脾湿瘀......

    作者:王晓丽;郭晓东 刊期: 2016- 04

  • 金元四大家辨治失眠辑要

    金元乃医学盛世,之前失眠常作为兼夹症散见于某些内科疾病,不利于疾病诊疗和预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四位大家各承所学,自成流派,相互辉映;对失眠研究与实践,合则为一,参酌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经典理论和实践经验,升华发扬,重视病因病机,以新的视角诊疗失眠,使其作为一个疾病独立于内科诸证之中.对失眠治疗实践的不同感悟中形成的独到经验,学术思想既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同中有异,异......

    作者:余芳芳;王鹏;吴彬 刊期: 2016- 04

  • “诵、读、研、疑、用”与中医经典学习

    引领兴趣,传承经典,建立“诵、读、研、疑、用”学习机制,营造经典学习氛围、开展经典讲座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积极性,加深理解,促进经典理论教学与现代中医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规范中医经典等级考试运行与管理,指导学生处理好考试与经典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考核对经典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考试考核目的和价值远远大于考试本身.通过经典等级考试,为日后临床及科研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学生理论......

    作者:冀天威;石岩;马铁明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