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78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87/R

邮发代号: 8-12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年第12期文章
  • “胃不和则卧不安”与失眠辨治

    失眠即不寐,“胃不和则卧不安”源自于《素问·逆调论》.胃纳脾运,为气机升降枢纽,气血生化之源,化源充足神明得养,则静卧神安.胃气调和,升降有序,阴阳平衡,气血充盛,营气行,卫气出入,循环有度,夜寐得安;宿食停滞、情志失调,心神失养,则不寐.阴阳平,阴能纳阳,阳入于阴.不寐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胃和”为“卧安”的前提.“和”即阴阳自和,交感既济,谐和为用,阴阳恒动、相互消长,自我调节,机体趋于阴......

    作者:陈淑兰;陈少玫 刊期: 2017- 12

  • 偏瘫复原汤+针刺+醒脑静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偏瘫复原汤+针刺+醒脑静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2例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偏瘫复原汤+针刺+醒脑静+康复训练.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ADI评分(Barthel指数)、满意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

    作者:王奕 刊期: 2017- 12

  • 隔药灸联合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隔药灸联合腹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三组.对照1组32例常规针刺,月经前2周开始,1次/d,1周治疗5次,月经第1天停止.对照2组32例美洛昔康,月经前1天始服,1片/d,1次/d,共服3d.治疗组32例隔药灸联合腹针,经期前2周开始,1次/d,5次/周.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

    作者:安应成 刊期: 2017- 12

  • 舒经理筋推拿法改善中风下肢痉挛与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舒经理筋推拿法改善中风下肢痉挛与肌肉张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住院患者按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5例针灸,患肢三阳经关元、悬钟、气海、昆仑、髀关、阳陵泉、足三里,平补平泻,留针30min,行针1次/10min.治疗组65例舒经理筋推拿,经筋循行选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补、(攘)、拿、弹拨推拿下肢,放松下肢内收肌群,点按阿是、三阴交、阴陵泉......

    作者:陈伟鸽 刊期: 2017- 12

  • 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法及机理研究概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系统阐明,多以增进胃肠运动,内脏感觉调节剂,抗焦虑等药物治疗.FD病机错综复杂,常以外邪侵犯、情志失和、饮食不节、机体虚弱等导致木失条达,肝脾不和,气机失调,中焦痞满不通.电针治疗已广泛应用,在辨证论治同时加电针激发经气,可有效促进中药吸收,包括单一电针、联合方药、联合西药等,可影响胃动力学、胃肠激素、调节神经体液系统、调节内脏敏感性、改善心理情绪,远期疗效......

    作者:周剑杰;王垂杰 刊期: 2017- 12

  • 正骨推拿手法及针刀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概况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归属于“腰腿痹痛”范畴,正虚卫外不固是内因,外邪是激发的外在条件;风、湿、寒、热、瘀等邪气阻滞筋脉、肌肉、关节,不通则痛则是基本病机.中医治疗措施较多,主要有正骨推拿手法,可缓解受压痛变神经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矫正棘突偏斜和小关节移位、改善脊椎运动功能;联合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中药(如当归、牛膝、独活、宽筋藤等)内服或外敷;联合针灸,具有良好的......

    作者:孙连伟;王世轩 刊期: 2017- 12

  • 祛瘤汤辨证分型治疗多发性脂肪瘤

    多发性脂肪瘤归属“痰核”“肉瘤”范畴,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血凝滞,蕴于皮下.痰湿阻络日久,可致血瘀.祛瘤汤:胆南星15g,陈皮10g,白芥子、半夏各15g,穿山甲、皂角刺、三棱、莪术各10g,乳香、没药各5g.痰湿阻络,包块多发,瘤体较小,泛布周身,串串如珠,单用祛瘤汤;肝气乘脾,包块多发,瘤体较小,质稍硬,有触痛,合逍遥散;痰湿夹瘀,多病期较长,包块多发,瘤体较小,质地较韧,有刺痛,合桃红饮......

    作者:温荣达 刊期: 2017- 12

  • 五味子功用考证

    五味子历代功效和临床应用侧重不同.汉代已常用于收敛肺气,治肺失宣降咳喘等.魏晋南北朝应用范围扩大,提出可“补虚劳,生肌”.唐代还用于益气生津、补肾助阳.宋代同前主要治疗肺系疾病,但以五味子为主的新方大量涌现,敛肺止咳之功仍被重用.金元时期收敛之功不仅局限于收敛肺气,特色是止泻.明代提出北五味子功擅滋补,南五味子适用于风寒咳嗽;并详细论述了生熟之别及性味与功效关系.清代五味子功效发展达到新阶段,还用......

    作者:王静;王辉;刘珮 刊期: 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