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以中医内科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将以最高的标准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力争求新、求精,更具有实用价值。                

首页>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年第06期

脾胃学说历史沿革

张学毅;马红星

关键词:脾胃学,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要方, 金翼方, 钱乙, 张元素, 李东垣, 李中梓, 薛己
摘要: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确立“春夏取冷太过”,提出“温食”,顾护脾阳.金元至明清时期是脾胃学说的鼎盛时期,张元素著《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实用药式》“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李东垣《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甘温除大热”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明清是充实、完善阶段,叶天士继承东垣补脾升阳,创立胃阴辨治说,弥补了东垣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及养阴的不足,纠正了举世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甚则阴阳不辨的弊病,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人之有脾胃,犹兵家之有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一败,百药难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薛己结合温病,巩固了脾阴学说,提出“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近年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40余种脾虚模型,综合观测,证实脾胃与人体多系统(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密切关系.